车东西8月16日消息,自动驾驶创企轻舟智航宣布完成了共计1亿美元(约合6.47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领投方为云锋基金和元生资本,跟投方包括老股东IDG资本和新股东美团龙珠等。
宣布获得融资后,轻舟智航还举行了媒体沟通会,会上公司CEO于骞介绍了公司的发展思路和技术优势。
于骞表示,轻舟智航希望能够建立自动驾驶超级工厂,通过仿真技术和训练平台加快人工智能进行决策学习的速度,再以软硬件同步推进的方式,打造能够适应多车型、多场景并支持快速迭代的自动驾驶系统。
于骞还表示,轻舟智航正在研发的名为龙舟Space的车型。虽然现在人们往往把自动驾驶公交车和Robotaxi当成截然不同的两种产物,但他认为这两种车型未来可能会被整合成一种混合车型,而龙舟Space就是这种车型。未来,这种车型可能会在公共交通、园区通勤等场景下大放异彩。
一、股东多有互联网背景 轻舟智航AI能力获“同行”认可
此次A+轮融资由云锋基金和元生资本领投,而跟投方除了有老股东IDG外,还有新股东美团龙珠等等。
▲为龙舟智航提供投资的机构一览
值得指出的是,美团龙珠是美团旗下的投资机构,云锋基金是有阿里背景的。元生资本虽非某个互联网巨头所有,但它是由前腾讯副总裁彭志坚与前腾讯投资并购部副总经理许良创办的企业。
这些有着互联网背景的公司虽然没有亲自造车,但它们往往有着深厚的技术底蕴,尤其在AI领域颇有建树,而AI也是自动驾驶技术的关键一环。能让互联网公司们纷纷投资,意味着轻舟智航在AI领域的实力已经获得了“同行”们的认可。
不过CEO于骞认为,AI技术只是轻舟智航诸多优势领域中的一个,而真正让轻舟智航立足业界的并不是哪一种优势,而是一种务实的研发思路。
轻舟智航的研发思路是以数据流场为基础,借助大规模智能仿真系统和可自主学习决策规划框架,最大化地利用有效数据,大幅降低测试成本,提升开发效率,保证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可拓展性。
▲轻舟智航的仿真系统架构示意图
不仅如此,于骞还表示轻舟智航要建立“自动驾驶超级工厂”。
现在,车载传感器的能力在快速提升,系统对外界物体检测与识别越来越迅速、准确,但自动驾驶系统尚未全面推广,主要是因为规划决策的难度比较大。
现有的产品可能已经足以应付90%的使用场景了,然而剩下10%的极端情况或者说边界化难题反而需要人们投入90%的时间、精力去消除Bug。
而“自动驾驶超级工厂”存在的意义便是源源不断地收集有效数据,通过高效的仿真技术建立可用的数据模型,再通过与车载软硬件的全栈融合,更快、更好地让自动驾驶系统学习如何进行决策。
仿真系统让实际测试成本大大减少,达到纯路测成本的1%,还可以拓展1000倍于实际路测里程、模拟各种极端情况,同时准确衡量各个自动驾驶软件版本的水平。
▲自动驾驶超级工厂的组织结构示意图
另外,轻舟智航不希望通过见招拆招的方式进入到某个具体的小应用场景,而是专注于“修炼内功”,以数据处理为导向,让自动驾驶系统能够支持广泛拓展与快速迭代。于骞将这种策略称为“系统性运作,流水线开发”。
介绍了公司的研发策略后,于骞又阐述了轻舟智航优先选择自动驾驶公交车为入局突破口的原因。
当下,网约车行业的势头正旺,中外多个城市中网约车的市场渗透率都稳中有升。不过有研究指出,城市的拥堵与污染问题似乎并没有因网约车的兴起而得到解决,甚至反而加剧了。
毕竟,某种意义上网约车相当于“共享私家车”,假设网约车与私家车都是空载的,那么二者其实没有本质区别。要想真正缓解交通压力、降低人均出行污染排放,还是要靠公共交通。
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减少、人们对于安全便捷出行的需求以及政策对于自动驾驶领域的大力支持让中国成为了自动驾驶公交车的乐土。
于骞估计,自动驾驶技术可能会成为继高铁之后我国另一张技术名片,而自动驾驶公共交通这一细分市场尚属于增量市场阶段,未来能规模可能会达到万亿级别。
于公是国家需要,于私是有利可图,轻舟智航当然义不容辞,他们的目标是实现“有中国特色的无人驾驶落地”。
▲于骞称推出自动驾驶公交车是顺应我国国情
二、将推L4级多功能车 兼任无人小巴和Robotaxi
随后,于骞还介绍了旗下自动驾驶小巴龙舟One在技术上的优势。简单来说,轻舟智航的技术优势可分为数据流场优势、软件优势和硬件优势三个方面。
在合乎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行车数据的收集和利用对自动驾驶系统的运行和后续迭代至关重要。轻舟智航自研的数据流场包含数据平台、仿真模块和训练平台,能够应付PB级海量数据的加工、处理、仿真和应用落地。
软件方面,轻舟智航最亮眼的优势之一便是能够赋予硬件系统全景分割网格的能力,输出像素级语义标签,分割精度达到64%PQ、78%mIOU,运算延迟仅为50FPS。
实现这种能力需要人工智能系统有高超的自监督学习能力,从未标注的激光雷达点云和配对的相机图像中获得了点云运动信息,在不需要标注数据的情况下,就可以较好地理解交通参与者的运动,为多传感器融合及下游模块提供视觉特征支持。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项能力的作用,于骞播放了一段演示视频,视频中同一个路口上同样的车辆、行人、障碍物都被系统以特殊的颜色标注了。由于外界的物体都在随着时间推移而运动,系统对于不同物体的标注颜色也在不停地改变。
▲不同物体的颜色随时都在改变
在人类看来改变的只是物体颜色,而在人工智能系统看来,颜色的改变能够传递更多、更复杂的信息。这些信息会帮助人工智能系统更好地识别外界物体,并对其运动方式进行预判。
硬件方面,通过在传感器、计算平台、通信等模块统统采用全冗余设计的做法,轻舟智航能够将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的信息传输时间差控制在5ms左右,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车外360°无死角探测。同时,轻舟智航还为自动驾驶系统设置了“大小脑”计算单元,让车辆在遇到特殊情况时能够紧急刹停或靠边停车。
▲轻舟智航车载硬件有着冗余度高的优势
于骞还特意强调,他们将旗下拳头产品——龙舟One自动驾驶小巴的限速设定为50km/h左右也是出于安全性考虑。最近某蔚来车主不幸罹难的消息他也有所耳闻,他对此深表痛心和惋惜。虽然警方尚未公布具体的事故原因,但于骞认为车速过快一定是主要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于骞认为不管是多么优秀的自动驾驶系统都暂时无法完全替代人类,自动驾驶系统最“危险”的时刻,就是人们完全放松警惕的时刻。要想确保万无一失,还是要时刻观察环境、准备接管,这也是他们为龙舟One自动驾驶小巴配备了安全员的原因。
▲龙舟One自动驾驶小巴
讲完自动驾驶小巴后,于骞又介绍了公司正在研发的混合车型龙舟Space。他认为,虽然现在人们往往把自动驾驶公交车和Robotaxi当成截然不同的两种产物,但未来可能会有一种车型能够同时扮演上述两种车的角色,在接驳、摆渡、观光游览等场景下大放异彩,而龙舟Space就是这种车型。
与龙舟One小巴相同的是,龙舟Space车型将以短途、中低速出行作为主要应用场景。不同的是后者将不再装有方向盘和踏板,也不会配备安全员,而是作为真正意义上的L4级自动驾驶车辆投入运营。
于骞表示,虽然现在盲目宣传“自动驾驶取代人类”为时尚早,但自动驾驶公司不能满足于现状,还是要以造出不需要安全员的自动驾驶车辆为目标。
目前,我国有关部门对于自动驾驶系统的管理是比严格的,所以龙舟One小巴依然配备安全员。不过,既然国家大力支持自动驾驶发展,就不会一条路堵死。他预测,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都会是一种“技术上进步一点、法规上让步一点”的局面。
至于龙舟Space本身,于骞表示将坚持公司一直以来的原则,那就是运营上以符合法规为前提,使用上以保障安全为前提。如果说要说哪个地方最有可能成为该款车型投入试运营的第一站的话,他估计会是苏州。在不久的将来,他会将龙舟Space的研发进展实时同步给媒体。
另外,鉴于轻舟智航已经和美团建立了友好合作伙伴关系,于骞表示不排除将龙舟Space改造为物流配送车投入运营的可能。毕竟,这款车的自动驾驶系统有能力应付末端配送场景,车体本身的空间和载重能力也不错,改造为配送车在技术上完全行得通,就等美团方面表态了。
结语:细分领域正在获取更多关注
或许仅从融资频率、融资额度来看,轻舟智航并非当下最火热的自动驾驶公司。但从“同行”认可度来看,轻舟智航恐怕并没有落后。
更关键的是,模拟仿真这一自动驾驶细分领域开始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了,而模拟仿真恰好是轻舟智航的强项。
以往,模拟仿真只是AI训练中的一环,人们往往更关注AI算法本身。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有人发现好的模拟仿真技术可以模拟出现实中的各种极端情况,测试团队不必把车开上道路进行实测,就能让AI系统见识过各种极端情况,并学习如何制定决策。
这样的结果就是测试团队对于实际路测的依赖大大降低,对车企来说花在自动驾驶系统验证上的时间、精力、金钱都会减少,整套系统的成本就能降下来。综上所述,好的模拟仿真技术可以实现自动驾驶系统测试过程的降本增效。
或许正是因为互联网公司比较懂AI,他们才慧眼如炬地选择为轻舟智航投资。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人们会取得越来越多的成就,也难免会遇到越来越多的细节上的挑战。而轻舟智航这样在某些细分领域有着独到优势的团队很可能会越来越受欢迎。
来源:搜狐汽车